球罐竣工后應進行水壓試驗和氣密性試驗,具體方法和要求與一般壓力容器相同。試驗合格后交付使用,使用單位投人生產后還應對球罐進行外觀檢查,觀察所有焊縫及法蘭接口處有無泄漏、結構件有無不正常的變形.安全閥、液面汁及其他附件是否正常,尤其注意罐內物料的變動情況,特別是腐蝕成分的變化。每隔半年或一年應用超聲波測厚儀測雖罐體的厚度,測定點應在南北極板、南北溫帶、赤道板,經過焊補修復的部位,液面經常變化的區域及容易產生腐蝕的部位分別選取。
為了檢查物料對球罐的腐蝕情況,每隔一定時間還應開罐進行檢查。首次開罐應在投產后一年內進行,以后開罐檢查的間隔應根據第一次檢查所測得的腐蝕速率,發現的缺陷的性質、數量及修補情況等因素確定,一般不得超過3年。開罐檢查的內容包括測量厚度,內外表面宏觀缺陷檢查,若發現有比較嚴重的應力腐蝕開裂以及延遲裂紋,對相應部位還應進行射線或超聲波檢測。對內外表面的全部對接焊縫及其周圍、建造時的工夾具焊跡、接管與球殼的連接焊縫等還應進行磁粉或滲透檢測。
對以上所有檢查和修補結果都應作詳細的記錄,存入設備檔案。